"
地标建筑已不仅是视觉审美上的几何体,而是景观、交通、 产业、生态和社交休闲等功能的集合,是成都生活美学的具象,是伸手可触的美好。它们映照出时代的风貌和价值取向,更展现新发展理念是如何指向未来。
"
《天府文化 》 4月刊
先睹为快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地标,时代的镜子
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是他们所缔造的城市。正如全球公认的未来学和城市问题研究权威、美国都市未来学者乔尔 • 科特金所说:城市代表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最具有想象力的恢弘巨作,证实我们具有能够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
城市自古以来就是荟萃当时人类最前沿文化(包括建筑和艺术)、商业、技术的地点,其影响通过早期的交易、征服以及近现代以来全球化背景下便利的交通、迅捷的通信、全球性网络等渠道,向周边辐射,向其他中心扩散。可以说,城市表达和释放着人类的创造性欲望。
时代刷新着人类对于城市的想象力,而代表人类对于城市想象力的地标性建筑又反过来为城市注入新的观念,拓展人类想象力的边界,引领着城市不断向前。
人类对于城市的想象力也体现在一点一点成为现实的“未来成都”。
新一批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重大项目拔地生长,悄然刷新着人们的观念和想象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重新定义城市生活美学的内涵与外延:城乡空间布局正在优化,城市经济产业地理正在重塑,城市价值正在重构,一个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跃然而出,承载着这座城市所有的美好与梦想。
PART 01
新地标的视觉性升级
天府国际机场
2016 年 5 月 27 日正式动工建设的天府国际机场,位于成都高新东区简阳芦葭镇,临近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 ,距离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 51.5 千米,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计划要建设的我国最大的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是“一带一路”重要国际门户枢纽、支撑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新动力源;其“高铁追着飞机跑”的设计,独具匠心。
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
供图/刘艺
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构型取意具有成都特色的“太阳神鸟”。从空中俯瞰天府机场的航站楼,它是由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演绎而成的“驮日飞翔”,寓意古蜀文明在成都这片神奇土地上历经三千余年的延续、传承和生长,成都新机场以自信高昂的姿态面向世界腾飞。
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
图:红星新闻
成都自然博物馆
2018 年 8 月,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立项获批。成都自然博物馆拟建于成华区成华大道十里店路以东,二仙桥东三路以北,成都理工大学西侧,项目净用地约 51.06 亩,总建筑面积约 6.28 万平方米。
成都自然博物馆效果图
供图/刘艺
项目设计方案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美国 PCPA 事务所提供,其设计理念融合了大量四川元素——蜀山、蜀道、蜀水。新建成的馆内将采用 AR 技术、全息技术、4D 影院、球幕或 VR 影院等技术手段让“展品说话”、让“化石复活”。
成都自然博物馆效果图
图:成都发布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又称“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二期”,位于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占地面积约 165 亩,总建筑面积约 33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36 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会议中心、酒店、商业及办公用房等,是推动新区加快形成“一中心三城”的功能布局、助力成都“三城三都”建设的重大项目和有力举措。
“天府之檐”效果图
供图/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
2017 年 11 月,新区启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工作,吸引了 6 家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参与征集。2018 年 3 月,最终确定了由国际知名设计大师汤桦设计的“构建安静的水平线——‘天府之檐’”设计方案。
在建筑设计上,通过构建一段极致安静的水平线,向成都平原致敬。
在景观设计上,以天府大美风貌为原型,引入川西林盘、锦江水韵、成都院子、成都坝子等地理人文风光意境,用“造园借景”的手法塑造相互交融的空间特质。
在文化表达上,突出成都地域文化特征,从时间维度深入挖掘川蜀特色、成都元素,并运用“文化 + 科技”的方式进行展现,体现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科技感、时尚感。
图:天府新区
成都国家熊猫基地新舍
为建设成为全球顶级的大熊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旅游目的地与文创基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正在其园区内进行扩建。
据建筑事务所 EID Architecture 公布的成都国家熊猫基地新舍的建筑设计方案,该项目位于成都市区北郊的茂林修竹中,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基地改扩建工程。
成都国家熊猫基地新舍效果图
图: ©EID Architecture
成都熊猫基地新舍的设计概念缘起于景观、建筑和大地艺术的融汇,不仅为访客与工作人员提供便捷的步行系统,更优先将对动物的环境友善体验纳入思考,以尽可能减少生态的异化。
建成之后,坐落于原生态自然场景之中的熊猫新舍将成为大地艺术的一部分,功能涵盖室内展示区、熊猫兽舍、后勤区以及室外活动展示区,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探索和发现体验。
PART 02
本土建筑师对于成都的想象力
不要以为只有导演才能娴熟使用光和影的魔法,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同样可以勾勾小手指,让光与影为自己服务,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空间。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光线如约而至,照亮地球上的每一个城市,但它们最有趣的魔法留给了那些最富想象力的建筑。
在公元前 3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不知名的爱尔兰建筑师就学会了驯服光的魔法,让每一年冬至这一天的第一缕阳光刚刚好通过狭窄的甬道,照进纽格莱奇墓的墓室。
这样过了将近五千年,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也不知如何灵光一现,参透了光之魔法,修建出他最富有盛名的作品之一“光之教堂”,在建筑的混凝土外墙上,留出窄窄的十字形口,导引光线从墙体留出的十字形开口照入室内,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架”。
又过了30 年,慕达建筑的设计师卢昀和他的团队,为成都设计出了“光之窄门”——以“光之门”为概念的 建筑设计以一束光为引导,自下而上,寓意着对未来的未知与探索,同时又开启一道未来之门,折射出极具未来感的画面。
“光之门” 效果图
供图/慕达建筑
该项目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属于成都的老城区,也是四川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所在区域,于 2019 年 5 月奠基开工。该产业园规划面积700亩,拟投资100亿元,旨在围绕消费升级,结合城市特质和产业布局,聚焦5G、物联网、AI 等前沿技术和产业领域,打造设计与科技交互、产业与生活共享、城市与生态融合的“成都智造”产业集群高地。
“光之门” 效果图
供图/慕达建筑
虽然尚不知道具体落成日期,但反复观看效果图,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已经置身于电影《银翼杀手》里那个 2020 年。以光为连接,建筑师开启了虚幻与现实间的一道未来之门。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快来get本期新刊吧
Chengdu Time
成都时间
⚪ 科创提能
⚪ 建设加速
⚪ 游园逛展
Dialogue
对 话
⚪彼得·海斯勒:
重回何伟的起点
Viewpoint
城市观察
⚪消费城市:从历史到未来
Chengdu story
成都故事
⚪地标,时代的镜子
Creativity
创 客
⚪ 暖暖的社区
⚪ 魔力空间
⚪ 共创非遗之美
Fashion
时 尚
⚪ 走向山野
⚪ 宠物友好空间
Ecology
绿 色
⚪ 行道树:城市守望者
⚪ “治愈系”的自然教育
⚪ 人与鸟,更亲密的互动
Art
艺 术
⚪ 热恋交响乐
⚪ 以纸为媒
Vision
视 界
⚪ 成都第五立面
Jinsha Rostrum
金沙讲坛
⚪ 川菜的前世今生
Exhibitions
博 物
⚪ 城市的文明与幻想
Impression
美 文
⚪ 蓉城无处不飞花
杂志征订
杂志铺官网: www.zazhipu.com
(搜索天府文化杂志购买)
京东商城: www.jd.com
(搜索天府文化杂志购买)
邮发代号:62-627
成都市区销售渠道
方所书店、言几又书店
今日阅读书店、布克书店
散花书屋、钟书阁、三联韬奋书店
记者 | 侯雯雯
编辑 | 毛瑞
监制 | 苑海辰
原创文章,作者:手帕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sp-4u.com/qinggan/3248854.html